惡臭氣體作為典型的環境污染問題,不僅直接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還可能對生態系統和人體健康造成潛在危害。例如,硫化氫、氨氣等惡臭物質在高濃度下具有毒性,而長期暴露于低濃度惡臭環境中則可能引發頭痛、惡心等不適癥狀。為此國家和地區制定了一些標準來推動惡臭污染治理的科學化和精準化。
1. 國家標準(GB 14554-93)
(1)適用范圍
適用于所有工業企業、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等可能產生惡臭污染的單位。
管控8種單一惡臭物質和臭氣濃度(綜合異味指標):
氨(NH?)、三甲胺、硫化氫(H?S)
甲硫醇(CH?SH)、甲硫醚(CH?SCH?)、二甲二硫
二硫化碳(CS?)、苯乙烯(C?H?)、臭氣濃度(無量綱)
(2)排放限值
有組織排放(通過排氣筒排放):
根據排氣筒高度設定濃度限值。
示例:
硫化氫(H?S)最高允許排放濃度:0.33 mg/m³(15米高排氣筒)。
氨(NH?)最高允許排放濃度:4.9 mg/m³(15米高排氣筒)。
無組織排放(廠界監控點濃度限值):
分一級標準(敏感區,如居住區)和二級標準(工業區等)。
示例(單位:mg/m³):
污染物 一級標準 二級標準
氨(NH?) 1.5 2.0
硫化氫(H?S) 0.03 0.06
臭氣濃度 10(無量綱) 20(無量綱)
(3)監測方法
惡臭物質:氣相色譜法、化學分析法等。
臭氣濃度:三點比較式臭袋法(國家標準方法,通過人工嗅辨測定)。
地方標準
1. 上海市
標準名稱:《惡臭(異味)污染物排放標準》(DB31/1025-2016,2022年修訂)
主要特點:
管控物質更多:在國標8種物質基礎上,新增甲基吲哚、揮發性有機物(VOCs)等,共管控12種惡臭物質。
限值更嚴:
硫化氫廠界濃度限值:0.004 mg/m³(國標為0.03 mg/m³)。
臭氣濃度:一級標準5(無量綱),二級標準10(國標為10/20)。
行業細分:對化工、制藥、垃圾處理等行業提出針對性要求。
2. 天津市
標準名稱:《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DB12/059-2018)
主要特點:
分區分級管控:將全市劃分為重點控制區和一般控制區,限值差異明顯。
新增指標:增加臭氣強度(6級評價法)和揮發性脂肪酸(VFAs)等指標。
典型限值:氨的廠界濃度限值為1.0 mg/m³(重點控制區)。
3. 河北省
標準名稱:《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DB13/3160-2020)
主要特點:
重點行業管控:針對鋼鐵、焦化、制藥等行業設定特別排放限值。
季節性差異:冬季采暖期加嚴限值(如氨濃度限值降低20%)。
監測要求:要求重點企業安裝在線監測設備并聯網。
4. 廣東省
標準名稱:《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DB44/27-2001)
主要特點:
畜禽養殖專項:規定養殖場廠界氨濃度≤1.5 mg/m³,硫化氫≤0.06 mg/m³。
沿海城市加嚴:深圳、珠海等沿海地區執行更嚴格限值(如臭氣濃度≤15)。
5. 浙江省
標準名稱:《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DB33/1027-2018)
主要特點:
“異味企業”清單:對化工、印染等企業實施動態清單管理。
臭氣濃度分級:分晝/夜標準(夜間限值為晝間的80%)。
3. 特殊行業要求
垃圾處理廠:需額外遵守《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 16889-2008),對硫化氫、氨等設專門限值。
畜禽養殖場:部分省份(如廣東)要求配套除臭設施,廠界氨濃度≤1.5 mg/m³。
以上只是一部分關于惡臭氣體排放的標準,各地區為保護我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采取有效的措施,預防和治理惡臭污染,加強惡臭氣體的監測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監測系統,定期檢測惡臭污染物的排放量和廠界濃度,及時發現和處理超標情況。